8月28日,長平公司井下西輔助進風巷頭面?zhèn)鱽斫輬?/span>——“晉控裝備盾3號”盾構機順利始發(fā)。這臺集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理念于一身的礦用全斷面掘進機,正為企業(yè)巖巷高效掘進與智能化礦山建設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當日,在長平公司調度指揮中心的實時畫面記錄下了這一重要瞬間:隨著“注意!刀盤 啟動!”的語音播報,作業(yè)人員按下啟動按鈕,“晉控裝備盾3號”刀盤緩緩轉動,操作室集控屏上扭矩、轉速、推力等參數(shù)同步攀升,掘出的巖石順著皮帶源源不斷輸出——這臺“巨無霸”就此正式投入井下作業(yè)。
“目前盾構機使用情況及運行參數(shù)良好。”長平公司生產管理部技術員李健的介紹,道出了這臺設備的核心價值,“它的投用將大幅提升巖巷掘進效率,能有效避免頂板事故,降低作業(yè)風險,改善生產作業(yè)環(huán)境,實現(xiàn)煤礦巖巷掘進‘安全、優(yōu)質、高效、環(huán)保’的全新突破。”
這份突破的背后,是長平公司對掘進工藝的一次深刻變革。總重550噸、整機長86米、刀盤直徑4.88米的“晉控裝備盾3號”,既是踐行集團公司“抓‘四新’推廣應用”的生動實踐,更是破解深部開采難題的關鍵之舉。
多年來,受井下特殊地質條件制約,長平公司在深部開采中始終面臨巖巷掘進效率低、安全風險高、瓦斯治理難度大等瓶頸,設備迭代升級迫在眉睫。經過多輪調研論證,該公司最終將破局關鍵鎖定在盾構機應用上,啟動“晉控裝備盾3號”項目。在設備制造階段,長平公司抽調專人駐廠跟進組裝進度,精細管控生產調度、技術論證及設備調試等關鍵節(jié)點,為項目推進筑牢基礎。
然而,前行之路并非坦途。在前期準備過程中曾接連遭遇頂板支護困難、片幫掉渣、巷道底板不平等難題。面對挑戰(zhàn),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組織相關業(yè)務部門和長平礦技術管理人員,多次赴淮北、淮南、河南和陜西、江蘇調研盾構機安裝、使用經驗。優(yōu)化技術方案,召開盾構機安裝現(xiàn)場會,指導解決盾構機安裝、運輸以及硐室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,助力盾構機項目高效推進。最終,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,量身定制了“長平方案”:通過“2-1-2-1”方式布置液壓錨桿鉆機,其中L1區(qū)兩臺設備最大前傾45度,既解決工作面高效支護問題,又縮短空頂距離,提升復雜巖層作業(yè)效能;采用雙除塵風機系統(tǒng),破解砂巖層粉塵難題;布置清渣機構,防范盾體后方片幫掉渣風險;配備自動鋪底裝置,解決底抽巷鋪底問題;更以“一主兩輔”三臺液壓站,為設備高效掘進提供持續(xù)動力。
憑借眾志成城的勁頭,項目推進跑出“加速度”。從項目技術方案會審、集團公司批復、確定中標單位,到廠家驗收下線、運輸、安裝、調試,直至具備始發(fā)條件,整個項目歷時12個月。在全體干部職工的攻堅下,盾構機下線驗收比合同約定提前13天,井下安裝比計劃提前10天,項目總工期較原計劃大幅縮短3個月,最終于8月28日實現(xiàn)順利始發(fā)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組織專人跟蹤長平公司盾構機日常運行數(shù)據(jù),系統(tǒng)梳理施工管理、設備運維、安全管控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經驗做法,形成可復制的‘盾構機巖巷施工標準流程’,加速集團內技術成果共享。深化技術優(yōu)化升級,關注地質適配性,推動技術攻關與智能礦山融合,為集團巖巷掘進新突破、行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賦能。”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記者手記
“晉控裝備盾3號”在長平公司井下始發(fā),刀盤轉動的瞬間,不僅是一次設備始發(fā),更是集團公司“四新”應用落地的生動注腳。
回望集團盾構機推廣路,從趙莊煤業(yè)“晉控裝備盾1號”提前20天始發(fā),到長平公司攻克頂板支護等難題、項目工期縮短3個月。各礦井直面地質挑戰(zhàn),用實干將工期一再提前,讓高效安全的盾構機逐步替代傳統(tǒng)掘進,破解深部開采瓶頸。
這背后,是集團公司技術革新的決心與各礦經驗互鑒的合力。未來,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,集團定能在巖巷掘進領域再拓新局,為能源行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添勁。
來源: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